如何对谷歌外贸营销型网站进行用户体验度分析

分析谷歌外贸营销型网站的用户体验,其实就是站在海外客户的角度琢磨:他们进网站后顺不顺畅、信不信任、愿不愿意下单。不用搞得太复杂,跟着客户从进网站到下单的整个流程走一遍,看看哪个环节卡壳了就行。

首先得想明白,咱们这网站最终是要让老外从 “看看” 到 “相信” 再到 “掏钱或发询盘”,所以得盯着他们 “进网站→逛页面→做决定→下单 / 发消息” 这一路,看看在哪儿容易跑掉。比如好多人刚进首页就走了,或者看了产品页却没点下单按钮,这些都是要重点琢磨的地方。

一、网站打开速度很关键

老外性子急,加载超过 3 秒,一半多的人可能就直接关页面了。而且谷歌也看重这个,会影响排名。

你可以用谷歌自家的 PageSpeed Insights 测测,桌面端和移动端得分能到 80 分以上才像样。像首屏最大的内容加载,得在 2.5 秒内完成,首次点页面的反应速度也得快,别超过 100 毫秒。要是分数低,就得好好找找原因了。

服务器位置影响挺大的,要是服务器在国内,欧美客户打开网站可能就慢半拍,建议用 AWS、Cloudflare 这些海外服务器,能离客户近点。图片也是个大头,很多网站图片没处理,动不动就几兆,加载起来能不快吗?换成 WebP 格式,用 Squoosh 压缩一下,能小不少,而且清晰度也没啥影响。还有代码,有的网站加了一堆没用的插件,像那些不常用的社交分享插件,把它们删掉,代码清爽了,加载自然就快了。你还可以用 Chrome 开发者工具里的 Performance,录一下加载过程,看看哪些东西占了太多时间,针对性地优化。

二、内容得让老外看得懂、感兴趣

别用机器翻译糊弄,那翻译出来的东西有时候驴唇不对马嘴,老外看着费劲,肯定不愿意多待。最好找母语者改改,比如英语,美式和英式差别不小,拼写、用词都有讲究,弄错了容易让客户觉得不专业。

内容得说到他们心坎里,做 B2B 的,客户可能更关心产品参数、有没有国际认证,比如销往欧洲的机械产品,CE 认证就得重点提;做 B2C 的,就得多讲讲使用场景,比如卖户外用品,多放些在野外露营、登山的图片和视频,再说说售后保障,比如退换货政策、保修期限。

文字别堆成一大段,看着眼晕。拆成小标题、要点列表,让人一眼就能抓住重点。手机上看的话,字体至少 16px,不然看着费劲儿,行间距 1.5 到 1.8 倍,字和背景的颜色对比也得够,比如黑字配浅灰背景就挺好,要是浅灰字配浅灰背景,老外估计得眯着眼看,看一会儿就烦了。你可以用 WebAIM Contrast Checker 测测,确保符合标准。

产品优势、促销活动这些重要信息,得醒目点,加粗或者弄个色块标出来,让人一眼就能看到。比如搞限时折扣,用个红色的框框起来,写上 “限时 7 折,只剩 3 天”,效果肯定比藏在文字堆里好。

三、导航得简单明了,别让老外找不着北

老外上网就图个高效,导航要是复杂,他们没耐心一点点找。主导航里得有产品分类、公司介绍、客户案例、联系方式这些关键板块,分类逻辑得按用户的习惯来,比如卖电子产品的,按 “手机配件”“电脑配件” 分就比按 “生产一部”“生产二部” 分强多了,客户一看就知道自己要找的东西在哪儿。

搜索功能也很重要,得放在顶部显眼的位置,最好是右上角,老外习惯在那儿找。搜索结果得精准,能支持关键词联想、纠错,比如客户输错了产品型号,搜 “iphon 15 壳”,能自动跳出 “iphone 15 壳” 的结果。你可以试试搜搜目标市场用户常问的词,像 “XX 型号价格”“XX 认证有没有”,看能不能快速找到结果,要是搜半天没反应或者结果不对,就得赶紧优化搜索功能。

页面最好有面包屑导航,就是 “首页→产品分类→XX 产品” 这种,客户逛着逛着不知道在哪儿了,看一眼面包屑就清楚了,想回到上一级页面也方便,尤其适合产品分类多、层级深的网站。你可以用 Screaming Frog SEO Spider 爬取网站,看看有没有死链,就是点进去显示 404 的页面,还有跳转错误的,这些都得及时改过来,不然客户点着点着就懵了。

四、想办法让老外信任

老外对陌生品牌的信任门槛挺高的,得通过各种 “信号” 让他们放下戒心。

资质认证必须得有,而且得是目标市场认可的,比如 ISO、CE、FDA、UL 这些。别光放个图片,最好把证书编号也写上,客户要是想查,能搜得到,这样才显得真实。客户案例也很有用,要是合作过当地的知名企业,一定要大大方方展示出来,放些视频或者图文案例,别就一行文字,看着没说服力。比如给某国知名超市供货,放几张产品在超市货架上的照片,比说再多好话都管用。

评价体系也不能少,第三方平台的用户评价很有分量,像 Google Reviews、Trustpilot 上的,最好能展示真实客户的头像和姓名,当然得打码保护隐私。要是有负面评价,也别删,好好回复,说明怎么解决的,反而能让客户觉得真诚。

安全方面也得注意,网站得有 SSL 证书,就是网址前面显示 “https” 和锁标,用 SSL Checker 检测一下证书有没有过期。隐私政策得写清楚,告诉用户他们的信息会怎么用,会不会给第三方,尤其要符合 GDPR 这些当地法规,让客户觉得自己的信息是安全的。

联系方式得明确,电话得带国家区号,比如美国客户,电话前面加上 + 1,邮箱最好用企业邮箱,别用 QQ 邮箱,显得不专业。地址最好能链接到 Google Maps,客户想了解公司位置也方便,再写上工作时间,比如 “北京时间 9:00-18:00,格林尼治时间 1:00-10:00”,客户知道什么时候能联系上,心里也有底。

五、手机端体验特别重要

现在老外好多都是用手机看网站,尤其是欧美、东南亚那边,手机访问量能超过 60%,所以手机端体验要是不好,客户很容易就跑了。

网站得能自适应手机屏幕,就是不管客户用的是小屏手机还是大屏平板,页面元素都能自动调整,别让客户还得手动放大缩小,或者横向滚动才能看完内容。用谷歌的 Mobile-Friendly Test 测测,看看有没有 “文本太小看不清”“点击元素太近容易点错” 这些问题。

手机上的加载速度也得重视,首屏内容加载别超过 3 秒,用 PageSpeed Insights 单独检测移动端,要是慢,就把手机端不需要的图片、插件都去掉,优先加载核心内容。转化按钮得放在 “拇指可及区”,就是屏幕底部 1/3 的地方,客户不用费劲抬手就能点到,按钮大小至少 44×44px,不然手指粗点的客户容易点偏。

手机上填表单别太复杂,能省的字段就省,最多让客户填 3 项,比如 “姓名 + 邮箱 + 需求”。最好支持自动填充,关联手机通讯录,客户不用一个个打字,能省不少事。要是表单步骤多,可以分步骤来,第一步填基础信息,第二步填详细需求,再显示 “已完成 XX%”,让客户知道还有多久填完,不容易半途而废。

六、转化环节得让老外容易操作

转化是最终目的,得让客户从感兴趣到行动的过程顺顺当当的。

核心转化按钮,像 “获取报价”“立即咨询”“加入购物车”,得在首屏就看得见,颜色得和页面区分开,比如红色、橙色,别用和背景色差不多的,不然客户可能就错过了。最好弄个 “悬浮按钮”,不管客户怎么滚动页面,按钮都在那儿,想点的时候随时能点到。

不同页面得有匹配的转化入口,产品页就放 “立即询价”,案例页就放 “类似方案咨询”,博客页就放 “相关产品了解”,别不管什么页面都只放一个 “联系我们”,客户可能不知道点进去该说啥。

表单长度得控制,别问些没用的,比如 B2B 询盘,问 “公司名称、联系方式、需求” 就行,别问 “家庭住址、生日”,客户一看就烦,可能直接就关了。提交表单后,得有明确的 “提交成功” 提示,比如 “我们将在 24 小时内回复您”,再自动跳转至感谢页或者相关产品页,别让客户提交完了还停在原地,不知道下一步干啥。

可以用 Hotjar 的热力图看看,客户是不是总点一些不是按钮的地方,可能是那些地方设计得太像按钮了;或者转化按钮没人点,是不是位置不对、颜色不显眼。再看看滚动深度,要是客户没滚动到转化按钮就离开页面了,可能是前面的内容没吸引住他们,得优化页面布局,把转化按钮往前挪挪。

七、用工具看看数据,别自己瞎猜

用户体验分析不能凭感觉,得靠数据说话。

Google Analytics 4(GA4)很有用,看看跳出率,要是超过 50%,说明首页可能有问题;平均会话时长要是不到 2 分钟,可能是内容没吸引力。按 “国家 / 地区” 分一下,看看某国客户的跳出率特别高,可能是语言有问题或者加载太慢;按 “设备类型” 看看,移动端转化率比桌面端低很多,可能是手机端体验不好。

Google Search Console(GSC)能看 “用户查询” 和页面内容的匹配度,比如用户总搜 “XX 产品价格”,但你的页面里没提价格,客户进来找不到就走了,就得赶紧在页面上加上价格信息。

还可以用 Typeform 在网站嵌入个简短问卷,问问客户 “您在找什么?”“遇到什么问题了?”,直接听听他们的想法。Hotjar 的会话录制功能也不错,看看真实客户是怎么操作的,是不是有人反复点击某个按钮却没反应,可能是按钮有 bug;或者有人填表单填到一半就关了,可能是表单太复杂,这些都能帮你找到具体问题。

总的来说,就是跟着老外的使用流程,从打开速度、内容、导航、信任度、手机端体验、转化环节这些方面,用工具测测数据,站在他们的角度想想,哪里不舒服就改哪里,改完再看看效果,慢慢优化。这样既能让老外用得舒服,也能契合谷歌的算法偏好,最后生意自然就好做了。

发表评论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